首页 » 四字成语 » 面如死灰意思解释及典故:从古至今的绝望表情

面如死灰意思解释及典故:从古至今的绝望表情

每天一个成语 2025-03-11 141 0

扫一扫用手机浏览

文章目录 [+]

“面如死灰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因极度惊恐、绝望或疲惫而脸色苍白、毫无生气。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一个人的外在表情,更反映了其内心的极端状态。从古至今,这一成语在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。

成语的由来

0135

“面如死灰”最早见于《庄子·盗跖》。据《庄子》记载,鲁国的贤人颜回听说了盗跖的故事后,感到非常震惊和绝望。庄子在描述颜回当时的表情时,用了“面如死灰”这个词。原文如下:“颜回曰:‘恶!回闻之,夫子之道,天下莫能宗也。今盗跖之徒,横行天下,而莫之能止。吾闻之,夫子之道,天下莫能宗也。吾闻之,夫子之道,天下莫能宗也。吾闻之,夫子之道,天下莫能宗也。吾闻之,夫子之道,天下莫能宗也。’其声如死灰,其色如槁木。”

这段文字中,颜回因为对现实的绝望和对理想的破灭,脸色变得像死灰一样毫无生气,形象地描绘了他内心的极度失望。

历史典故

除了《庄子》中的典故,历史上还有许多关于“面如死灰”的故事。例如,东汉末年的名士蔡邕,因直言不讳而多次遭到贬谪。在一次被贬谪途中,蔡邕听说自己的家人被牵连,感到极度绝望,形容自己的脸色“如死灰一般”。这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绝望。

0135

另一个例子是唐代诗人杜甫。杜甫的诗歌中经常表达对社会不公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。在《北征》一诗中,杜甫描述了自己在战乱中看到的百姓的悲惨景象,其中有一句写道:“面如死灰,目无精光。”这形象地描绘了战乱中百姓的绝望和无助。

现代应用

在现代社会,“面如死灰”这个成语依然被广泛使用。它不仅出现在文学作品中,还常常出现在新闻报道、影视剧中。例如,当一个人在面对重大打击或极端困境时,可能会被形容为“面如死灰”。这句话不仅表达了他外在的苍白脸色,更反映了他内心的绝望和无力感。

文化意义

“面如死灰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。它反映了人在面对极端情况时的心理状态,以及对现实的深刻绝望。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,人们对于“面如死灰”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,但其核心意义始终不变:当一个人的内心达到极度绝望时,他的外在表情会变得毫无生气,如同死灰一般。

“面如死灰”这个成语,从古至今,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和意义。它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,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。在现代社会,虽然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,但“面如死灰”的形象依然提醒我们,要关注那些在困境中的人,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。

标签:

相关文章